推理政治總在晚餐時--網路篇

其實我本來對政治沒有太大的興趣,最近是總統大選,特別是蔡英文勾起我對政治的興趣。當然,還有當時手上在翻譯的書籍《LEAD YOUR BOSS》也有推波助瀾的功效。

對我這個愛看推理小說的人來說,這次的總統大選讓我感受到:「政治,就是推理」!

而研讀、觀察政治多年的朋友則說我的簡短註解說的很貼切,讓我更開心的想深入了解政治的趣味。

當然,對我這個總是不太求甚解的人來說,這樣的中途覺醒,應該要比別人更認真一百倍吧……

首先來聊聊網路的力量。

許多人一直認為網路力量無遠弗屆,當然,不只台灣這樣認為,全世界都有這樣的趨勢,各類傳統媒體似乎都遭受網路衝擊而不得不走上改革之路,《紐約時報》的無紙化、;CNN、BBC都有手機即時上傳的APP;據說美國歐巴馬總統選上總統和他努力經營推特有關,就連北非的茉莉花革命似乎都被認為和社群網路的盛行有那麼一點關係。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大家會不會太樂觀了呢?







電視新聞雖然被取笑說新聞來源是來自「網路、行車紀錄器和監視器」,每一台電視新聞,24小時重複播放著網路上流傳的各種當紅影片、文字,
「這部短片在網路上創造上萬點閱率」、
「網友KUSO諷刺…」、
「網友狂推美食」……等等之類的報導流竄

只要網友說好,似乎就會蔚為流行風潮。

網友被電視新聞、報紙給捧上了天!網友,真了不起。

但是,網友到底是誰?哪些人叫做網友?有很多人按讚、狂推,到底代表了什麼?

從總統大選媒體戰來看,網友,似乎只是互相取暖的一群人。分析指出某某媒體偏藍、某某媒體偏綠,那麼,網路呢?

網友到底是中立客觀,以批判執政黨為業呢?還是偏綠?因為網路是新興媒體,似乎也還沒有相關的研究。

但是,幾個觀察網路頗有心得的人都一致認同,網路上顯性的言論是「偏綠」居多。

是的,是的,網友被歸屬於「偏綠」那一邊。

而從此次大選「勝負」來看,偏綠網友的力量似乎沒有贏。
你可以說箇中有很多原因
也有人心灰意冷的說「網路不如馬路」。

大家捫心自問,大選互相罵來罵去期間,有多少人因為表態太清晰,而被其他臉書網友封鎖?

又有多少傳統媒體不報導網路上政治立場清楚的KUSO文章、漫畫、照片?

很明顯的,網友這時候不吃香了,媒體這時是選議題,而不是網友說什麼就報導什麼。人家傳統媒體也是有新聞守門人的!

立場清楚者所說的言論、所發表的文章,到底有沒有傳給其他立場未定的人呢?

立場未定的人,會上網看新聞、找資料嗎?
他們看哪些網路新聞?
他們會不會去看哪些知名網友的臉書?
他們會不會去看PTT?
看了之後有什麼反應?

同樣的,立場偏藍的人,會上網看新聞、找資料嗎?
他們看哪些網路新聞?
他們會不會去看哪些知名網友的臉書?
他們會不會去看PTT?
看了之後有什麼反應?

會上網找資料的人,又具有什麼樣的個性、特質?
是不是具有較能接受不同意見的特質?
還是來找情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政治立場偏藍的人在網路上怎麼表現?

網路,是不是變成一個立場清晰的論壇,楚河漢界之清楚,前所未見?

藍綠之間互不往來是否已是定局!?

我就看過有幾個「網軍刺客」(藍綠皆有)跳進對方陣營叫囂,不但沒發揮改變的力量,反而讓對方陣營更團結的案例。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在選戰期間,改變投票意向的媒體 、主導議題的媒體、影響投票者觀感的媒體,是不是不再是網路?!

傳統媒體是不是搶回了發球權?
為什麼他們可以搶回發球權?

從此次大選看來,誰掌握了多數媒體(不管收視率多低、閱報率多低),訊息子彈只要散彈攻擊,似乎就對投票意向未定者具有議題設定的影響力?

金溥聰的專長是議題設定,所謂的議題設定,英文原文是:「media is not telling audiences what to think, but what to think about.」中文翻譯「媒介也許不能很成功地告訴人們要怎麼想,但它卻能很成功地告訴人們該想些什麼」

你如果看得懂,那還真厲害。

我舉例說明應該更清楚,比方說,總統大選後,美國薄瑞光來訪,美牛議題浮上檯面,媒體還來不及報導馬先生的政策時,馬小姐跳出來救了他……

Makiyo小姐和日籍友人友寄隆輝以及另外兩個女藝人丫子和湘瑩沸沸揚揚的占據了媒體版面。

就連政論節目李濤2100全民開講、劉寶傑關鍵時刻、謝震武新聞面對面也都在討論馬小姐這件事,媒體的agenda setting都鎖定在馬小姐。

現在,全台灣關心都在三位藝人要不要退出演藝圈,平時性生活多靡爛;
至於吃了瘦肉精會不會怎樣的話題,反而顯得無所謂了。

而且,最奇怪的是,台灣人面對這種生死健康的話題,竟然都很阿莎力、有志一同的說「反正人有一天都會死」、「我又不吃牛」(我阿母就是這樣)。那奇怪了,平常老是看一些健康、保健議題幹嘛?活要活的健康,死,倒是不怕?阿母,你安咧甘袜太憨?

對不起,我有點離題了……

再拉回來、回來、回來

回到「針對選戰議題設定,網路與傳統媒體何者較有效果」的主題上,謝謝。

根據我的觀察,網路已經是一個藍、綠涇渭分明的社會,那麼,網友在政治攻防上只是互相取暖的一群人,對於中間選民的「說服力量」就值得考量。

傳統媒體也有藍綠,所以,網民綠軍要研究的是,如何將選戰議題攻進淺藍那一塊?什麼樣的內容才能增加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不論藍綠)

有人認為自由時報、大話新聞應該改變呈現方式,吸引藍軍,我相當不以為然。

拿戰爭來比諭吧,徹掉駐軍基地會有助敵軍投降嗎?是怎樣?空城計嗎?

如果說三民自就是綠軍基地,那麼,這塊是一定要固守的基地(總不能沒有作戰基地吧)。

而哪些是後衛補給基地、哪些是前哨駐紮基地,哪些又是攻擊基地?一直在綠軍基地裏提振士氣的用途和搶下藍軍駐守基地的用途不太一樣。

接著應該思考的方向是,綠軍怎麼才能攻下藍軍的灘頭堡?

如果傳統媒體持續引用網路留話、文章、照片、圖片、影片的習慣沒有改變,那麼,網路綠軍如何在大選期間攻進藍軍媒體,獲得報導?

如果沒有辦法克服,那網路,是不是就不是綠軍的攻擊前哨站,而是培訓基地?

認清定位,才能發揮攻效。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最近發生的二三事--小指歷險記2-2

iphone新手上路-windows系統與iphone照片的存取與刪除

word 2007插入總頁數